我是浙江楷立律师事务所的创始主任任旭荣,早先是原全国律师协会民事业务委员会老主任、浙江曹星大律师的弟子。由此,我在1997年认识了曹星大律师的接班人朱树英律师。
提起朱树英律师,但凡熟悉房地产与建设工程法律实务的人——无论是律师还是建设行业的法务或者领导,无不知晓。朱树英律师是一位从木匠成为建设工程领域专家大律师的传奇人物,只要近距离接触过他、了解他的人,都会相信这一奇迹的发生是必然的,其成功秘诀就是:做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处事为人无不充满孜孜不倦将事情做到极致的匠心。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进程轰轰烈烈地展开,房地产开发与建设工程法律服务需求应运而生。从建筑行业走出来的朱树英律师顺势而为,以其敏锐而独到的战略眼光抢占先机,未雨绸缪,他创建的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从一开始就立志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专注于建设工程领域法律实务,很快就做出了引领律师行业专业发展的服务品牌和不俗的影响力。如今“建纬律师”不仅是建设工程领域响当当的品牌,更是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律师人才,成为名副其实的行业领军所。朱律师乐于向同行传道授业、不吝赐教,站在建筑法立法前沿,为打造中国建筑行业健康的生态环境贡献卓著。
认识朱树英律师是在1997年,当时由全国律协民委会主办的“第一届房地产与建设工程法律实务论坛”在杭州召开,我的师父曹星老师是民委会主任,朱树英律师是秘书长兼副主任,我也有幸作为代表参加会议。论坛上,朱律师的发言令我印象深刻,他让我了解到专业领域的法律服务空间非常之大,有大量的非诉讼服务可以拓展。我利用会议间隙,与朱律师进行专业交流,他鼓励我大胆实践,有问题随时沟通,这种亲和力和真诚让我很受感动,我也就很自然地称呼他为朱老师,并向他请教一些专业问题。自参加那次论坛后,我开始了这一领域法律实务的学习,同时在担任几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建筑企业常年法律顾问的过程中进行实践。
有一天曹老师唤我到办公室,问我想不想去上海建纬所跟朱树英律师实习,取取真经。我很感动师父为我创造快速学习的条件,于是与朱老师取得联系后就去了上海。记得当时建纬所在上海商城写字楼办公,无论是装修,还是办公条件,都令我眼前一亮。朱老师带我参观律所后,便与我长谈了一次,还把事先准备好的书籍资料让我带回去研读。建设工程法律实务,因其专业性极强,要学习的内容实在太多,朱老师说一定带着问题学习,努力钻研遇到的每一个问题,直到弄懂并融会贯通,同时要学会将法律知识融会思考,从解疑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再结合长期经验积累定能做好。临别时,朱老师说只要我有需要,欢迎随时带着项目来建纬合作,同时不忘嘱咐,实务中遇到问题可随时联系他交流探讨。上海之行,朱老师指点迷津拨云见日让我牢记在心。之后,我持续多年不断地收到朱老师赠送的《建纬律师》专业所刊,还有朱老师的专著。朱老师赠送的资料内容丰富,在当年律协各专业委员会业务指引未出台时,恰是给了我业务拓展方向的指引,而每一期《建纬律师》专业所刊以及他的专著中丰富的实务论文与案例解析对我帮助很大,使我在这一领域慢慢地积累起经验。
说到朱树英在全国律协民事业务委员会带领全国民事专业律师披荆斩棘,一路前行,就不得不赞赏我老师曹星大律师的不拘一格,慧眼识珠。浙江省作为最早的全国建筑行业第一大省,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涌现了一大批建设房地产领域的优秀律师。作为当时的杭州市律师协会会长,曹老师也自然是十分了解。这也和民委会聚集着一批浙江的民委会委员不无关系,像现在浙江律师协会会长沈田丰、担纲多届副会长的浙江大公所主任李旺荣以及现建纬杭州办公室陈沸等一批优秀的专业律师,都是当年的民委会委员。曹星大律师在60岁后还继续担任了10年民委会主任,这正式贯彻了经与全国律协协商一致的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要引领专业,到70岁才能退休的要求。曹老师在退休前,力荐了浙江律师以外的上海律师朱树英作为自己的接班人,这不得不让人佩服曹老师高风亮节、海纳百川。朱树英接任民委会主任后做出的优异成绩,以及带领民委会的专业传承和所作的显著贡献,充分证明了曹老师决策的正确。2013年,朱树英改任全国律协建设工程和房地产专业委员会(建房委)主任,直到2019年,和曹老师一样70岁才卸任,改任顾问。朱树英从1997年直到2019年连续22年担任全国律协民委会主任和建房委主任,真切地演绎了什么叫海派律师是全国专业律师的“领头羊”。
1999年全国律协民委会房地产与建设工程实务论坛上,朱老师选上了我的论文,并上推荐我上大会发言。因为是首次在这样的大型论坛上发言,我不太自信,朱老师给了我肯定的目光以及专业的点评,又将我的论文推荐到2000年全国律协在北京举办的千人律师大会中房地产与建设工程实务分论坛上,让我再次发言。有了第一次大会发言的锻炼,我重新修改了论文,顺利地完成发言和交流互动,反响不错,也增添了我在这一领域从业的信心,不久我成为全国律协民委会委员。再后来,浙江星韵律师事务所成立房地产与建设工程业务部,我被任命为业务部主任,组建专业团队开展业务。在之后的职业生涯中,我先后为10余家房地产开发企业与建筑企业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为商业综合体项目、市政工程、以及一些省市重点工程的建设提供过程法律服务,比如远洋地产的运河CBD项目招商和建设、浙江小百花剧院蝴蝶剧场施工、浙能天然气工程建设项目等等,也代理过不少起疑难的诉讼和仲裁案件,其中不乏成功且影响深远的案例。
▲2000年全国律协在北京举办的千人律师大会“房地产与建设工程实务分论坛”
2007年,我与几位同事创建了浙江楷立律师事务所,成立之初即设立房地产与建设工程业务部,继续在这一领域耕耘,至今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应验了朱老师曾经的教诲,带着问题学习实践,努力钻研,通过长期实践积累,终能有所成就。在担任杭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期间,我作为首席仲裁员,成功裁决和主持调解了不少疑难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先后被评为十佳仲裁员、年度优秀仲裁员等。
曹星大律师是一位跨界的传奇,他既是浙江著名的大律师,也是一位优雅的音乐家。无独有偶,朱树英也是一位跨界的传奇大才,他既是手艺精湛的木匠,又是专业卓著的大律师。我作为曹老师的嫡传弟子,2015年曹老师仙逝后,我继续代曹老师照管着他老人家创办并钟爱的杭州西子女声合唱团,在杭州律协等单位支持下延续着通过合唱艺术表现着世间的美好,传承着曹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奉献”精神,朱树英老师与曹老师也可谓是一脉相承,无间相传。
如今我已年近花甲,回想自己在专业化成长道路中,如果没有朱树英老师当年的启蒙和指引,以及在历次论坛实务交流中所得,也许难以一帆风顺,因此我常怀感恩之心。看到如今年届74岁的朱树英老师依然活跃在一线讲学、传道授业、笔耕不辍,这实在令人敬佩,朱树英老师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好榜样。
END
作者 | 任旭荣
编辑 | 建纬品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