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纬人文

Library
建纬人文 > 话说建纬 | 因为一个人,选择一条路,看到一片天

话说建纬 | 因为一个人,选择一条路,看到一片天

日期:2024年01月25日            作者:

       引言

        “人们常用‘结缘’来形容命中注定的相遇和陪伴,这种说法或许有点唯心,但是,用来形容我和朱树英老师及建纬总所的相识相遇,倒是再妥帖不过。

       或者说,每一个深耕建工领域的法律人,迟迟早早都会在某个拐角和朱树英老师结缘,和建纬结缘。”——这是本文的作者,来自建纬银川分所主任王冰自己写下的引言。小编特别喜欢这句“拐角之处遇到你”,这是人生际遇,也是种人生机遇,更是所谓的“缘,妙不可言”。读罢全文,我们不难看出王冰律师应该是位雷厉风行且风趣幽默的人,“华丽转身”也好,“死磕硬骨头”也罢,抑或是“急性子”,这些都对了朱树英的胃口。那么,之所以有计划外的“银川分所”,可能就是因为朱树英在他身上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抓住机遇、努力作为,让一切不可能变得可能。


因为一个人,选择一条路,看到一片天

图片

文/王冰

       我是王冰,建纬银川办公室主任。我的人生轨迹和建纬在冥冥之中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惊鸿一瞥,心有所向

       在朱树英老师面前,我是不折不扣的晚辈:1999年我刚刚到法院工作时,朱老师已经创立建纬律师事务所达七年光景了;2008年我辞职做律师时,朱老师已经享有全国律协颁发的“全国优秀律师”盛誉;我在律师行业奋力拼搏十余年后,朱老师已经将建纬打造成了建工能源房地产领域的天花板……我连紧紧追随都算不上,只能算是遥望项背、亦步亦趋。

       幸运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一步步地走近了朱树英老师,也走进了建纬。

       在我1999年1月刚刚进入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法院工作时,被分配到了经济审判庭(现为民二庭即商事审判庭)工作。在建工类案件审理过程中常常遇到疑难复杂的具体法律问题,同事就会给我介绍上海的朱树英律师,推荐我找朱树英的论文中的相关观点。我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在进入法院工作不久后的一天,我在宁夏高级人民法院一位法官的办公桌上偶然看到朱老师所著的《建设工程法律实务》一书,随手一翻便被书中的观点和内容所吸引,爱不释手。从这一天起,我知道在建工领域有这么一位大咖律师;也因为这本书,让我对律师这个职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原来真正的大律师并不只会能言善辩,更重要的是在某个专业领域有所建树。在这之后,我便开始向院里审理建工案件的同事推荐朱老师著作和建纬出版的书籍,自己也不知不觉地开始侧重于建工房地产领域法律实务的学习和实践。

图片

▲《建设工程法律实务》

       当我完成了从法官到律师的“华丽转身”,仍然一直关注且致力于建工、能源以及房地产法律服务。2012年时为了听朱树英老师的课,我专门去北京参加了中国行为法学会组织举办的建设工程疑难复杂案件高端培训班,那是第一次见到朱老师本人,这次的见面可以用震撼来形容!震撼到我的不仅是朱老师的学识和才华,还有他敏捷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风趣幽默,当然,还有他那超乎常人的宽厚与谦和。

       据说,孩子们往往会因为喜欢一位任课老师而学好了一门课。这话不假,我就像是一个建工法律世界的孩子,因为折服于朱老师的专业深度和人格魅力,让我对律师这个职业产生了认可、欣赏、佩服、向往,并且从而走上了建工法律专业化道路,将之作为我律师执业的主营业务和专攻方向。

       转眼间到了2019年,我入行做律师已经十余年了,在专业深度、客户资源、团队建设等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积淀,同时也从最初的单打独斗转变为团队作战。这些年来,随着团队不断发展,我们肩上的责任压力也与日俱增,同时增长的还有我的困惑和不解:我们看似忙忙碌碌,但总是在原地打转,鲜有实质性的提升和拓展。如何突破呢?虽然我深深懂得专业化服务的重要性,但对于专业化的路径、方法、方向都存在疑惑,就像困在玻璃房中的鸟,能看到光明却飞不出去。我的团队遇到瓶颈了。

       遇到瓶颈时往往意味着将要有突破和提升,当然,这都是事后的感悟,在事中时还真没有那么洒脱和通透。

       2020年因疫情在家封控期间,我参加了无讼网组织的“无讼晚八点”学习栏目,我又在线上听了朱老师讲的工程总承包管理规定。像是老天给我的启发,我不由得萌发了加盟建纬的想法:一方面将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的专业精神和专业水平在本地传承和发扬,进一步提升建纬在宁夏的区域影响力,为本地的建工和房地产市场提供更加优质专业的法律服务;另一方面,我也希望能够借此回应团队的憧憬、不辜负社会的期待!

        二、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我是行动派,一旦确立了方案就立刻付诸行动。

       2020年疫情结束后,我专程去建纬上海总所参加培训,直接找到了朱树英老师,我说我是因为朱老师而毅然选择了建工这一专业律师之路(带了点讹人性质,哈哈!),还讲了这几年我的建工专业打拼之路。那时恰好我的顾问单位宁夏住建厅想要邀请朱老师讲课,我借机请朱老师来银川看一看(有点假公济私,哈哈!),一向谦和的朱老师欣然应允。

       2021年春节过后,朱老师践约来到银川,除完成住建厅及部分央企、国企的授课交流工作外,他特地抽时间来到我执业的律师事务所,了解了我以及所里部分律师这几年专业化道路的发展情况,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指导和建议。借此机会,我正式表达了加盟建纬的想法。

       我从朱老师口中得知,建纬原本不准备在银川设立分所,但银川之行让朱老师改变了看法,因为银川除了有广阔的建工房地产市场外,还有我们这样一群奋发进取的建工法律人。之后,经过建纬总所的尽调并经总所管委会讨论,全票通过了银川办公室的加盟设立,我们成为建纬全国第29家分所(受疫情影响,2022年7月6日建纬银川才得以正式办理登记,所以建纬银川“出生证”日期比实际生日晚)。

       ——我深深地松了口气,我的职业理想、我的团队憧憬、我对朱树英老师的仰慕和追随,在这一刻终于落地生根了。我无比感激建纬和朱老师的信任!

       三、沐风栉雨,居诸不息

       加盟建纬之后,有两件大事必须提一下。

图片

▲2022年7月,建纬律师事务所全国管委会会议暨2022年上半年总分所工作会议在银川召开时的合影

       一是承办全国会议。

       2022年7月,也就是建纬银川办公室刚刚成立时,因疫情影响,原定于建纬成都举办的“建纬律师事务所全国管委会会议暨2022年上半年总分所工作会议”这一重要任务交给了我们银川办公室,也就是说,我们将要以全所四十余人之力,去承办历时三天、上百位建纬同仁参与的全国性会议,而我们收到通知的时候,留给我们的有效准备时间仅剩4天。

       那几天里,我们的团队人人上阵,个个当先,每人都身兼多职,同时出现在多个微信工作群里;为防止误事,各个微信工作群都没开静音,律所里的信息提示声从早到晚响成一片;所有的成员都被安排了多项任务,甚至是有些成员的家属都来帮忙了……

       事实证明了我向朱树英老师和总所的承诺:我们的团队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此次承办全国会议,不仅体现出我们紧急动员和综合协调的能力,更处处彰显了我们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敢挑战、有担当,特别是银川分所甫一诞生即幸遇盛会,不仅使命光荣,且意义深远。我为我们有这样的团队而骄傲。

       二是举办开业论坛。

       又是因为疫情,建纬银川办公室的开业仪式推迟到了2023年9月2日。

       银川办公室的开业仪式延续并传承了建纬的优良传统,即以高端论坛的方式举办开业仪式。这次建纬银川办公室的开业主题为“十四五规划下的西部工程项目投资和建设法律实务高峰论坛”。论坛的主办方是宁夏律师协会,承办方是银川市律师协会和建纬银川办公室,支持单位除建纬总所外,还有宁夏建筑业联合会、宁夏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中卫仲裁委员会。朱老师亲临现场,作了《西部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的优势和主要法律事务》主旨演讲。

图片

  朱树英院长在建纬银川办公室开业论坛上发表演讲

       建纬所作为全国建工法律行业的专业所,领跑同行业是业界的共识,更是得到了建筑业以及律师界的普遍认可,从此次论坛的举办就能得到证明。起初,我们计划以不超过200人的线下规模开办论坛。谁知邀请函发出后,因为朱老师和建纬在业界的巨大影响,一天之内报名人数就突破了400人,还有很多律师同仁以及建筑业的法务朋友联系到我们,希望能够同意他们线下参加这次交流会议。更让我意外的是,全国十几家大型媒体均对本次论坛作了专题报道,并对建纬所和本次会议做了高度评价,在报道中称建纬所为“中国工程法务第一所”。这是对全体建纬人最高、最精准的评价,也是我们银川办公室一份难得的荣誉。

       这是我第一次从律师同仁以及服务对象中感受到了建纬的专业影响力和品牌溢出效应,我也深深地懂得了,今后建纬银川办公室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三、怀瑾握瑜,风禾尽起

       建纬所的专业深度得到同行的肯定并不意外,且因建纬参与立法的站位和水平,还得到了宁夏自治区级管理部门的高度认可。

       2023年6月21日,银川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因燃气爆炸造成死亡31人的重大安全事故,即“富洋烧烤6·21大爆炸”事故。为了加强对燃气使用的管理,杜绝此类事件发生,根据自治区党委的工作安排,由宁夏住建厅牵头修订《宁夏回族自治区燃气管理条例》。在该项工作中,住建厅诚意邀请建纬律师协助立法工作。此次任务时间紧、任务重,但是在听取了我们的汇报后,朱树英老师毫不犹豫地同意,并亲自担任本次立法小组的组长,亲自提供了他自己任上海市建设管理委员会法律顾问期间对《上海市石油天然气管理条例》所提的修改意见给我们作参考,对建纬协助立法工作进行全面指导,建纬安排总所副主任韩如波律师带队,从全国范围内抽调有这方面工作经验的总所高级合伙人孔祥强律师和原在陕西燃气集团担任过总法律顾问的副主任侯晓莉律师专门赶来银川,连续工作了三天,在最短时间内提供了建纬所专家意见稿,得到了住建厅领导的高度评价。

       这就是朱树英老师,实至名归的“律师之师”、“造价师之师”,著作等身,为师有范;这就是朱树英老师一手打造出来的,由一支庞大而精深的法律工匠队伍组成的专业化律师事务所。建纬扎实的理论基础、前沿的专业课题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一直是我们建工法律人的教科书,也是我们日常法律服务工作中的执业标准。建纬各分所都把加入建纬视为加入了专业大家庭,总分所都是一家子的兄弟姐妹,大家人来客往互称“家人”,家人互助、有难同当的氛围,在建纬这个大家庭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图片

▲建纬律师事务所全国管委会会议暨2022年上半年总分所工作会议时,我与朱树英院长合影

       结缘朱树英老师,结缘建纬所,是挑战,更是机遇!“超前、务实、至诚、优质”,这是建纬律师的法律服务理念和方针,也是建纬总所给我们的考题。我相信我们的团队必将一往无前,勇锐争先,成客户之信赖,立同业之标杆,列建纬之前茅!


作者简介

       王冰 上海市建纬(银川)律师事务所主任、宁夏律师协会建设工程与PPP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五届法律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共银川市委政法委员会法制建设专家库专家、宁夏回族自治区检察院案件咨询专家、中卫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END


作者 | 王冰

编辑 | 建纬品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