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律师”朱树英院长和邵万权主任,两位业界翘楚也是现任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法法律顾问。培训会上,两位分别讲授《施工合同司法解释对工期、质量、造价的法律规制》和《地产项目纾困与风险防范》,大师级的演讲锋芒,让在场五百余位专业律师赞叹景仰!
朱树英院长和邵万权主任作为来自上海律界的重量级人物,接受了当地媒体独家专访。由此看出内蒙古自治区律师协会和当地建设工程与房地产法律行业对这次两地律协合作签约的极高重视。这次签约是双方加强高层次战略合作、携手推进律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质性举措,标志着沪蒙双方进入到紧密合作、共谋发展的新阶段。
2024年9月22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律师协会主办、包头市律师协会协办、内蒙古自治区律师协会建设工程与房地产专业委员会承办的“上海市律师协会与内蒙古自治区律师协会合作签约仪式”暨建设工程与房地产法律服务专题培训成功举办。此次活动旨在加强沪蒙两地在建工法律领域的沟通联系,提升区内律师在建设工程与房地产领域的法律服务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促进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
朱树英院长和邵万权主任作为来自上海律界的重量级人物,接受了当地媒体的特别专访。我们从下面邵主任的采访视频中看到了沪蒙两地合作的缘起和延续,两地携手推进行业发展的务实决心。从朱院长的访谈视频可以看到讲课内容的精彩、现场浓厚的学术氛围,以及内蒙当地律师的专业。
上海市和内蒙古自治区两地其实有诸多渊源。前有3,000孤儿入内蒙古自治区,之后上海律师业,“百千千”工程也为内蒙输送了不少的法律人才。
去年,白厅长在上海调研我们建纬律所的时候,当时也和我们上海律协也做了沟通,也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两地律师行业之间交流,这样的一个设想,也是在白厅长的推动下,我们今年上海市和内蒙古自治区两地律协,就做了深入的接洽和交流,也形成了双方之间,今天正式签订的这样的一个合作协议。
我理解我们这次的合作协议,其实是以携手共进,共同推动法治建设为目的。所以我们的协议其实是有四个大方面:
第一,是加强两地之间的党建引领。用党建推动我们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以党建来推动所建,这个是我们双方的第一项合作内容。
第二,是针对我们在人才的培养和律所的管理方面。我们希望两地在这一方面加强互动,重点来探讨这方面的工作。
第三,是发挥我们两地的专业优势,来服务地方的经济建设和发展。那么内蒙古自治区也好,上海也好,都有各自的一些地域特点,内蒙古自治区这边像涉外的业务也非常多。上海在涉外法治的这一方面,也有上海的一些经验,我们希望加强经验交流,共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第四,是在律师公益的活动方面。我们也是希望两地能够共同合作,深入开展一些律师服务社会,为社会贡献力量的一些公益活动,包括我们写在计划里的,还有涉及到两地有二十家律所,共同来结对共建,来推动为社会做一些公益活动的合作项目。
我讲的过程当中,从律师的反应看,第一,没有人打电话,没有人走动,现场没有一个人打瞌睡,说明律师学习专业的热情很高、积极性很高,也很重视,这是第一个体会。第二,从那互动的半个小时,四个律师提的问题都是非常精到,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一般的问题,都是行业内的一些疑难、复杂的典型问题,事先都没有约定过,从两个男律师、两个女律师提出来的四个问题来看,内蒙古自治区的律师专业水平不低,他们都是从事专业的法律服务,其中不乏有高质量的典型问题,所以我感觉这个培训活动还是很成功的。
当时讨论的时候有两个主题,考虑到内蒙古自治区律师目前的情况,最后选了今天的课题。这是经过很慎重的比选讨论才定的。我在讲的过程当中,看到内蒙古律师的专业。关于律师专业度,提到注重履约过程当中的非诉讼服务,律师要进现场,律师要解决实践当中的欠资和索赔的问题。同时对于行业要给我们年轻律师更多的机会来接触,来培养他们成为专业律师。我通过些案例,有关这个课题制定的思考,我在讲的过程当中也讲了这些内容,我觉得这是律师面对行业内卷的应对对策。
沪蒙两地律协的签约和培训会圆满落幕,两地携手推动法治实践的脚步不会停歇。建工法律行业的发展、两地青年律师的成长,都会在一次次务实行动中结出果实。有两地行业领导的重视,业界导师的传经授业,建设工程与房地产法律行业必将前途光明!
END
来源 | 内蒙古自治区律师协会
编辑 | 建纬品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