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纬人文

Library
建纬人文 > 风雨同舟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被“扶上马再送一程”的青年律师

风雨同舟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被“扶上马再送一程”的青年律师

日期:2025年01月03日            作者:

  编者按

  “他很年轻,需要两份学识才能得到一份信任”——初出茅庐的青年律师如何快速积累,证明自己。来自建纬(北京)律师事务所的丁素娥律师,用真挚的文字,描绘了她从初出茅庐到成为团队主办律师的蜕变之旅。在建纬大家庭,律师们相互支持、共同进步,这种文化氛围,不仅让个体能在专业上得到成长,更让整个律所充满了温暖与力量。

  无论外界如何喧嚣,只要脚踏实地,深耕专业,就一定能在自己的领域里绽放光芒。让我们一同走进丁律师的世界,感受那份对法律的敬畏与热爱,共同见证她在建筑法律领域的璀璨绽放!

图片

文/丁素娥

  各位读者你们好!我是丁素娥律师,建纬(北京)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律师。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在律所和团队的悉心指导和培养下,从初出茅庐到成为团队主办律师的故事,也是我在建纬大家庭的成长故事。


  一、走在专业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一脚踏出学校,就选择了建纬。我是2021年底,作为邱富民律师团队的一员加入建纬,几乎相当于毕业之后正式选择的律师事务所。我至今的实习律师、执业律师生涯都在建纬,3年的培养和锻炼,我已经是一名能够在高级别法院出庭、主办数个案件的诉讼律师。

女律师、目前还在20多岁的年龄、I人、外表一看就不像能去法庭上“吵架”的那种,应该是做律师的不利因素,我都占齐了。

许渊冲《西南联大求学日记》里讲,他们有一个英语老师谢文通,“他很年轻,需要两份学识才能得到一份信任”,我一直记得这句话。

  如何才能积累两份学识?首先要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而不是相反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办理业务时深入研究、以及日常学习的务实、专业。

  先举一个办理业务的例子,我们在山东某法院办理了一个执行异议的案件,一位当事人错误把钱汇给此前一个合作伙伴D,不巧的是,钱进账之后被法院划扣给他的申请执行人L,当事人请求排除强制执行,返还款项。对方L认为,资金“占有即所有”,资金进了D的账户,其他人就不能排除强制执行。

  动产“占有即所有”已经是基本原则,我们去查了这个原则的来龙去脉,从最初德国学者马克斯·卡塞尔的文章引进到我国台湾,人家的本意只是货币流通的时候,因为高度流通性,故不要求行为能力,只需要自然意思,并非绝对认为货币“占有即所有”。但被台湾地区上升为物权变动的基本原则,发展至今,当下的银行存款已经和实物纸币的特点不同,相当多学者、法官呼吁,银行存款不适用“占有即所有”,不是占有银行存款债权凭证的人就是资金的权利人。我们还查到,最高院一位法官的办案手记,他讲到他们办理类似错汇款的案件,也是卡在占有即所有能不能突破的问题上,合议庭请教了民一庭、民二庭、执行庭、研究所、各巡回法庭的意见,最终把法理论证写清楚了,突破了这个原则,判决书也被选入公报案例。

  我们把这些研究成果,包括类案参考、相反判决不应采纳的分析、甚至最高院法官办案手记汇编成册,提交给法官。法官表扬我们,说我们作为代理人尽职尽责,这是法官对我们建纬律师的评价。开庭的唇枪舌战结束后,对方本地律师来跟我们交流,“你们工作做的太到位了,跟你们学习了”,竖大拇指,这是我们跑到山东开庭,其他律师对我们建纬律师的评价,亦赢得了对方的尊重。

这是具体办案,律师还有日常学习。近年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工程呈上升趋势,律所课题组编写《工程总承包项目<发包人要求>编写指南》之后,2022年,朱老师给我们培训了施工总承包和工程总承包的不同、工程总承包“发包人要求”的具体理解。

  学习的知识先储备下来,不知道哪一天会用上。一年多之后,我们遇到了一个EPC工程纠纷,一下抓住问题的症结,在于法院把工程总承包案件当做施工总承包审理。我们把两种工程模式的特点、区别、为什么如此区别详尽道出,当事人直呼扎心,说团队的汇报讲到了他心坎上,非常能说服他,于是委托律师团队签约、代理。

  建纬是出书立作最多的律所,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库,这是青年律师最宝贵的资源库。大家的桌面上,都有律所编著的专业书籍:《建设工程实际施工人法律问题深度解析》《工程总承包实务问答》《工程总承包<发包人要求>编写指南》《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法律实务》.......,这是建纬律师的心血结晶,是数年经验的总结、也是实务操作指南。作者甚至分文未取,不需要等我们过去请教,直接把葵花宝典倾囊相送。这些书籍组成的资源库就是一个“巨人”,是由众多专业建纬人组成的巨人,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图片
  二、业精于勤荒于嬉,行稳致远

  2022年8月28日,律所举办一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实务论坛,律所邀请的企业高管,给我们讲述轨道交通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全流程。

  我清晰地记得,这次会议的前一天是周六,我前往律所处理相关事宜,看到朱老师提前到北京,他一个人到办公室修改PPT。我十分惊讶,这是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也是赫赫有名的律师之师,难以想象仍然如此勤奋和敬业,他所展现的勤奋精神,无疑引领了建纬律师的独有气质,我辈岂能不以朱老师为榜样?怎么能不传承建纬律师的勤奋、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

  朱老师的勤奋和敬业精神,影响了整个建纬律师事务所的工作氛围和文化,我们亦是如此做的。

图片

  团队办案诉讼案件遵循十五步,在“庭审准备”环节,除已经准备完毕的诉讼材料外,团队律师的庭审提纲都是逐字稿,而且是不同于书面用语的“之乎者也”,是口头交流的逐字稿。这个发言提纲里面,哪怕是五六七十份证据,上百处涉及证明事项的页码,也一一标注出来;法庭辩论部分,法律依据、案例依据、法理根源、根据模拟法庭时对手提出的抗辩准备的反驳、实质公平正义,亦提前准备整个流程的发言内容。

  大多时候,我们的逐字稿都会改过N遍,每位团队律师都得到过部门负责人邱富民律师的逐句指导,反复琢磨陈述的逻辑怎么排布,每个分论点怎么说,每句话怎么说。这个提纲,是讨论之后一个字一个字码字上去的,一个工程案件的庭审提纲上万字是常见情况,每位律师都数不清仅庭审提纲已经码过多少字。

  在建纬,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专业性的不懈打磨,正是吸引众多专业律师加入的原因之一,建纬律师与建纬律所互相成就。

我所说的庭审提纲,只是对庭审准备环节中的一个切片举例,客户每听到我们讲述办案流程、看到我们的工作成果,无不震撼,现场激动地邀请团队去培训他们的法务人员。我们深感荣幸,这不仅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建纬律师专业素养的信赖。

  三、律所各处营造专业氛围,为青年律师赋能

  彼此间的无私帮助总是令人感动,这种帮助是不求回报的。曹峰律师在律所群里请教了一个“甲指分包的单位不受承包人管理”的问题,一时间,处理过类似问题的合伙人、律师,都来给出既往经验,恰好我们团队也处理过类似甲指分包纠纷,案件办结之后并不算完,我们总结了两篇专业文章《发包人单独发包地基处理或基坑支护工程所涉实务热点研究》《甲指分包模式下合同责任承担辨析》,甲指分包的原因、责任如何分担、站在承包人角度的对策,已全部总结过,我们把文章直接转发给曹律师。

  朱老师总教导我们,建纬律师要能说会写。2024年,律所举办了辩论赛,巧合的是,其中一个辩题是“针对‘甲指分包’,应不应当建议立法要求发包人承担付款责任?”。上海总所抽到这个题目的律师,还阅读了团队撰写的文章,我们办案的经验总结,又用到了本所律师辩论的论据上,这谁能想到呢。辩论输赢且在其次,重要的是给大家增加了一个研究问题、各抒己见的平台,能说会写不仅是建纬律师的基本功,更是我们在法律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

  同样地,大家共同劳动,不断把办案经验和见解分析总结出来,就成了一个知识库。案件接洽环节、策略制定环节,首选是看建纬律所自己出的实务文章,我们新承接一个风力发电项目,项目开发全过程的风险防控、发包人发电量索赔,总分所律师已经提前总结了经验,有需要自取即可,知识库越发丰富。

图片

  如此来讲,法律研究的效率也提上去了、专业知识面也拓展了、说服法官的过程也稍变得容易些,一举三得。我们借鉴其他同事的经验、其他同事借鉴我们的经验,在这样的专业氛围中持续扩展知识面,还有谁有能力、又愿意无私给我们分享这样细分领域的专业知识呢?

  在其他律所的朋友,还提到给他们推荐建设工程领域的书籍,这个简单,直接把律所编写的专业书,建纬律师公众号的“建纬观点”专栏分享过去,她也感谢,我们也自豪。

  四、结语

  建纬人深知,只有日复一日地深耕专业,才能在建筑法律领域保持领先。勤奋,是建纬律师不断前行的源泉,我们都信奉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而互助,则是建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建纬律师互相支持、共同进步,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种气质,不仅塑造了建纬的品牌形象,也赢得了客户的长久信任和尊重。

  衷心祝愿建纬律师事务所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法治社会的进步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继续成为业界的一面旗帜,引领行业前行!


作者简介

丁素娥

  建纬(北京)律师事务所合规与风控业务部律师,建纬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委员会委员。为多家大型国企提供诉讼及非诉讼法律服务,获得客户一致好评。发表专业文章《发包人单独发包地基处理或基坑支护工程所涉实务热点研究》《关于保险法上因果关系及归责判断的梳理》;擅长理论研究,撰写的论文《身份、门户和绩效——中国法学研究影响因素的实证考察》发表在核心期刊。

  业务领域:房地产、建设工程、公司股权、企业借贷等民商事诉讼及仲裁。


END


作者 | 丁素娥

编辑 | 建纬品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