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纬人文

Library
建纬人文 > 风雨同舟 | 建纬北京历经曲折后再腾飞

风雨同舟 | 建纬北京历经曲折后再腾飞

日期:2025年01月06日            作者:

编者按

       从建纬北京分所的创立,到如今成为北部区域颇具影响力的专业律所,来自建纬北京办公室的王景伟律师用亲身经历,为我们展现了建纬北京二十多年来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

       从初期的艰难创业,到几次团队出走带来的低谷,再到如今的重振旗鼓、再次腾飞,建纬北京始终坚持专业化的法律服务理念,不断吸引优秀人才,拓展业务领域,最终实现了华丽转身。透过文章,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建纬北京的发展历程,更能体会到建纬人“风雨同舟,砥砺前行”的精神。

文/王景伟

       建纬北京办公室诞生于2002年,是朱树英律师领衔的建纬所规模化战略布局的首个分所。二十多年来,建纬北京办公室如同建纬的长子,从呱呱坠地,蹒跚学步,青春躁动,长大成人,历经曲折,终于华丽转身,意气风发,再次腾飞。

       一、首次创业(2002-2009)

       建纬所成立于1992年,在创始人朱树英老师的带领下,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到本世纪初,已经成为业内比较有影响力的专业律所。自2000年开始,朱树英老师开始谋划建纬的规模化发展战略。

       据朱老师讲,2001年初,筹划多年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北京长安街地标性建筑国家大剧院项目,在通过国际竞赛确定设计方案并招标确定施工单位后,开始遴选项目建设阶段法律服务律所,当时建设部主管领导推荐建纬所参与,尽管建设单位对建纬的专业性和律师团队都非常满意,但是在最终定局时,因建纬在北京没有办公场所,建设单位认为从上海提供远程法律服务难以满足项目实时的法律服务需求,建纬因此非常遗憾地错失了这个项目。这件事也极大地震动了建纬合伙人团队,促成大家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支持朱树英老师推进建纬的规模化发展之路。

       2002年8月28日,经过一年的筹备,在上海市司法局、北京市司法局的大力支持下,建纬北京分所正式获批设立。当时办公地址选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建设部旁的中国建筑文化中心。成立伊始,建纬北京分所仅有王霁虹、何帅岭、张国印等6位律师及助理,王霁虹律师担任首任主任。在建纬总所和朱树英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建纬北京分所秉承建纬“超前、务实、至诚、优质”的文化理念,充分发挥在建设工程、房地产及周边领域的专业法律服务优势,先后承接了北京吉利大学、清华科技园、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吉林港湾大桥、天津地铁、山西晋侯高速公路BOT项目、长沙铬渣污染治理BOT项目、2008北京奥运会建设项目(国家体育馆、奥运村等)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和房地产项目的全过程法律服务,承办了中国银行总部新办公大楼仲裁案、北京城建与长江实业子公司某别墅项目仲裁案等一批重大案件,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和赞誉。建纬的规模化发展战略初试取得成功。

       此后,建纬以平均每年增加一家分所的速度稳步推进规模化,2003年成立深圳分所,2004年苏州、昆明,2006年武汉,2007年长沙……至今已在全国各地布局了32家办公室。

       建纬北京分所的成立与稳步发展,也吸引了许多有志于在北方发展的专业律师人才,叶万和、周显峰、王岚、李高来、袁毅超等具有复合背景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才陆续加入。2004年8月1日,我也在朱树英老师的启蒙下,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交通局下属工程施工单位辞职,正式加入了建纬北京。这段经历,我在“建纬30年”系列文章之一《风雨同舟 共赴星辰大海》中有过详细描述(该文收录于建纬《三十而立 卓越之路》一书中)。

       2005年4月,建纬北京分所乔迁新址,从中国建筑文化中心搬到了位于北京CBD的SOHO尚都国际中心,新址办公环境更加宽敞明亮,业务发展也蒸蒸日上。

       直到2009年,建纬北京分所迎来第一次波折,第一位负责人带着她的团队转投其他所,其他合伙人与律师也分别转到他所,我则默默选择了留下。因事发突然,朱树英老师也措手不及。建纬北京分所也因此陷入了第一个低谷,业务发展几乎停滞。

       二、二次创业(2010-2019)

       在经历了一年多的盘整之后,2010年,谭敬慧女士辞去中建国际总法律顾问职务,加入建纬北京分所担任主任,建纬北京分所开始二次创业。

       这一阶段,建纬北京分所的办公地址也从临时过渡的建外SOHO搬到了嘉泰国际大厦B座,之后又搬到复星国际中心。

       谭律师学隧道工程专业出身,在建筑央企从事合约管理工作多年,出道已是业内专业人士。在建纬总所的大力支持下,建纬北京分所二次创业之路较为顺利,很快各项法律业务重回正轨,为港珠澳大桥、雄安新区一号工程市民中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项目、京台高速、乌尉高速公路PPP项目、国家农业图书馆等一大批国内重点工程项目、房地产项目、“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等提供全过程法律服务。并代理了远洋装饰公司与鄂尔多斯市政府、鄂尔多斯银行合作合同纠纷案;广水二局诉南阳某高速公路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道隧集团诉内蒙古某高速公路公司BOT项目施工合同纠纷案等数百个重大复杂案件,重振并进一步提升了建纬的品牌影响力。

       直到2019年,建纬北京迎来第二次波折,第二位负责人带其团队另成立了新所,其他合伙人也纷纷转所。黄鹏、袁毅超、孔令昌和我则继续留在了建纬。

       三、三次创业(2019-2024)

       2019年7月,建纬总所管委会完成了北京分所交接手续后,大力支持北京分所重建,并指派曹珊律师兼任建纬北京分所主任,开始进行三次创业。

       2019年8月,建纬北京分所乔迁至北京国际财源中心(IFC大厦),并延续至令。

       此后,建纬总所也顺利完成了新老交接,2019年11月,邵万权律师被全票推选为总分所管委会执行主任。2021年3月,建纬新一届管委会换届,朱树英老师卸任建纬总分所管委会主席,邵万权被全票推选为总分所管委会主任,正式接班朱老师成为建纬新一代掌舵人。

       与此同时,第三位负责人及其团队转投其他所。

       建纬总分所管委会决定委派总所副主任宋仲春律师兼任北京分所主任,同时决定北京分所改为总所直营。宋仲春本科毕业于河北工程大学给排水专业,法律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开大学,师从何红锋教授,毕业后加入建纬,从朱树英老师的助理做起,与邵万权、韩如波等律师一起逐渐成长为建纬的新一代核心力量。宋律师是多年度钱伯斯上榜律师,蝉联多届ENR(美国《工程新闻记录》)/建筑时报最值得推荐的中国工程法律专业律师,还荣获《商法》The A-List 法律精英“100位中国业务精英律师”“中国业务优秀律师”、“中国业务睿见领袖”等众多荣誉。宋仲春律师接管建纬北京办公室后,下定决心带领建纬北京办公室再次展翅腾飞。基于建纬所作为全国专注于城乡发展综合法律服务的顶尖专业律所的发展目标,制订了建纬北京五年、十年发展规划,大力引进专业人才,成立建纬北京办公室管委会,大力拓展建纬北京所原有的传统两大业务建设工程和房地产业务,并积极拓展不动产金融、新能源、保险、知产、合规风控、刑事、国际业务等延伸细分专业板块,进一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也使建纬北京在法律服务领域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几年来,建纬北京办公室吸引了尚晓民、宋玉祥、张帆、邱富民、马贺安等一批资深专业律师加入,并在2024年落成建纬刑事业务中心。经过四年的努力,建纬北京办公室终于在历经波折后,华丽转身,再次腾飞。近几年,建纬北京办公室先后成为贸促会建设行业分会、北京市能源协会等单位理事单位,高级合伙人宋玉祥荣获2023、2024年度钱伯斯“项目与基础设施”领域第四级别;2024年度钱伯斯大中华区指南建设工程领域(中国所)第二级别;项目与基础设施领域(中国所)第二级别,高级合伙人张帆、邱富民荣获2024年度LegalOne实力之星……

       如今的建纬北京办公室,历经波折之后,已经脱胎换骨,披着崭新的羽翼,迎着朝阳奋力腾飞。

       四、结语

       建纬北京从2002年成立之初的艰难创业,到如今成为北部区域颇具影响力的专业律所,发展过程可谓蜿蜒曲折,跌宕起伏,像极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作为创作者和演奏者的建纬人,始终牢记初心,砥砺前行,不断突破自我,在量变到质变的循环中实现了一次又一次提升。

       用朱树英老师的话说,我是进入建纬分所最早的律师,亲历并见证了建纬北京的变迁与发展。一直以来,我虽力微,但我愿以过去二十年的青春和奋斗,践行建纬的发展理念,坚守在建纬北京的成长,未来也将继续为建纬奉献自己的力量。

       在新的征程中,建纬北京人将在建纬总所和各兄弟分所的大力支持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为中国的城乡发展和法治建设贡献力量。我们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建纬北京一定能够实现更加辉煌的成就,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成为建纬规模化布局中最重要的拼图之一!


作者简介

王景伟

       上海市建纬(北京)律师事务所创始/管理合伙人,在建纬执业20多年。具有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曾在某交通局公路处、某房地产集团任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房地产项目管理工作多年,谙熟建设工程、房地产行业全产业链管理实务。2004年加入建纬所以来,专攻房地产、建设工程、自然资源与基础设施、能源与环境等领域,为诸多大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园区建设、工程建设、环保、新能源、特许经营等项目及政府部门提供法律服务,并代理多起重大疑难复杂的诉讼、仲裁案件,具有非常丰富的争议解决实务经验。


END


作者 | 王景伟

编辑 | 建纬品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