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纬人文

Library
建纬人文 > 风雨同舟 | 专业为基、创新为翼——一个跨界法律人的手记

风雨同舟 | 专业为基、创新为翼——一个跨界法律人的手记

日期:2025年03月11日            作者:

编者按

       本文作者以“三个维度”——深度(法律与工程技术的熔铸)、精度(显微手术般极致解构索赔业务)、广度(从诉讼到项目全过程管控服务)成就专业信仰,因专业信仰与建纬“双向奔赴”。文中呈现的“建设项目全过程法律管控服务”“建设项目全过程索赔服务”“重大疑难复杂工程案件输赢预判服务”等创新服务,为工程法律服务的专业化、产品化转型提供了鲜活范本。作者以亲身经历证明,在细分专业领域做到极致,就是业务最好的护城河,未来的法律服务市场一定是专业型、专家型律师的市场。

图片

文 / 孙宁连

       一、跨界:从工地到法庭

       1995年我大学毕业进入中煤系统二级单位工作,从技术员到工程师,从一线领着工人干活到技术管理岗位。那时候,每年毕业大学生只有几十万人,一毕业就是管理岗,向上晋升很容易。但我在施工一线做主管技术员的时候,还是比较辛苦的,也很危险(行业有伤亡指标)。甚至在技术科时,一个和我很要好的科室同事到工作面检查时发生意外,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0多岁。当时的我,对本职工作很热爱,但埋头奋斗了几年后,才发现自己有更热爱的目标。2000年,我怀着对“自由和伸张正义”的向往,备考律师资格考试并顺利通过,2002年正式成为一名执业律师。从工程行业转向法律工作,好象冥冥中早有天定,大学里总共学了49门课,我考全系第一只有法学基础理论这门课。虽然从工程转行律师,但工程院校、施工背景,是我成为工程专业律师的进阶基石。多年以后,我组建工程法律服务团队,只做工程法律业务,成为业内所熟知的工程律师团队。

       二、结缘建纬:专业信仰的“双向奔赴”

       2016年底,建纬创始主任朱树英老师与我相约在“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南京中心大厦57楼,这是我与朱树英老师第一次正式见面。朱老师是全国建工专业律师的引路人,也是我一直景仰的工程专业律师前辈。当时我是南京律协建设工程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已经在工程法律领域耕耘了12年。那一天,朱树英老师与我聊了对工程法律的研究心得、项目全过程法律服务和对工程法律市场未来发展的展望,让我对朱树英老师更加敬仰。2017年春节前,朱树英老师约我再聊一次,我们相约上海总所,朱树英老师说当天不安排任何事,全天的时间都留给我。这次见面,我深刻体会到建纬和朱树英老师在工程法律领域的专业积淀和行业引领,我对工程法律专业之路的探索与建纬“超前 务实 至诚 优质”理念无比契合,我当即表示带领团队加盟建纬南京分所。

       三、专业进阶:工程法律服务走向极致的“三个维度”

       加入建纬南京分所,专业的高度一致加上理念的契合,于我而言如虎添翼。除了传统的工程案件诉讼/仲裁服务,我在首创“建设项目全过程法律管控服务”基础上,又研发了“建设项目索赔专项法律服务”“重大疑难复杂工程案件输赢预判服务”两个服务产品。我要求团队以极致心态从深度、精度、广度三个维度深耕工程法律业务。我在办公室墙上挂了一幅字——“极致”,这是我对自己和团队的专业度要求,也是对每个工程项目的服务标准要求。第一个维度:深度——法律与工程技术的熔铸我的律师团队一半以上成员是工程院校背景、工地出身,组建团队十几年来,我要求团队将工程技术、规范与法律规则深度熔炼,更专业地处理复杂工程案件。以团队承办的一起厂房工程承包人被诉质量纠纷案为例,该案经历了质量鉴定、修复方案鉴定及修复造价鉴定,原代理律师预期判决结果非常不利,遂推荐我们接手该案。2023年11月接受委托时,该案一审审理时间已经超过三年,被最高院、高院、中院列为督办案件,要求年底前必须结案。我们梳理该案三级鉴定共八份鉴定意见后,发现鉴定人对规范理解有误,混淆了计量检测、计数检测,检测样本容量严重不足、强度及挠度推定值缺乏依据、修复目标不符合国家规范、套用定额不合理等几十项错误。一审合议庭认可我们的意见,但审限原因,该案已不具备重新鉴定的条件,遂在修复鉴定金额基础上大幅酌减,判决承包人承担约一半的修复费用。一审判决后,我们提交46页的上诉状,逐项列明鉴定意见错误及依据,二审法院完全采纳了我们的意见,改判承包人仅承担约10%的修复费用。这个案件办理过程中,两级法院承办法官及当事人高度认可我们团队的专业能力,充分反映了工程技术、规范与法律规则熔铸一体而产生的专业深度。第二个维度:精度——显微手术般极致解构索赔业务刚加入建纬时,有一次我开车送朱树英老师到高铁站,一路上我们都在讨论全过程索赔的方法及成功经验。这次讨论,让我更坚定了通过全过程索赔服务助力建筑行业向精细化转型的决心。之后,我带领团队细化索赔要素、论证索赔逻辑、优化索赔方法,将全过程索赔进行细致解剖后再重构,使得团队成员对索赔业务更精通、索赔更具操作性。以某项目全过程索赔为例,承包人预亏8个亿,遂委托我们团队进场负责全过程索赔。这个项目,团队在服务过程中形成的索赔文件夹达4.6个G,内含2万7千份文件。经过团队律师两年半的努力,该项目工期责任基本闭合,费用索赔基本可以实现扭亏为盈。第三个维度:广度——从诉讼到项目全过程管控服务某医院建设综合楼项目,过程中发现自身风险防范能力不足,急需专业律师提供项目服务。分管院长请我去谈的时候,只想聘请我们提供传统的项目顾问服务,但我介绍了团队“建设项目全过程法律管控服务”产品后,当场拍板这正是他们想要的服务。项目结束后,客户高度评价我们团队的专业性和服务成果,在向上级汇报的PPT中表示,这个项目因为有我们专业律师团队的全过程服务,不会产生一起纠纷,即使产生纠纷,因为有律师团队的服务成果,案子也会赢。因为这个项目,我们还得到了省招标办领导的高度认可,给出了“你们是招投标领域最优秀的法律专家”的评价。

       四、感悟与感恩: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时光荏苒,从2017年3月加入建纬南京所,到今天正好8年。这8年,我见证了建纬南京所和团队律师的成长,建纬南京所成为钱伯斯公司/商事领域上榜律所、Benchmark Litigation“建筑工程和房地产领域”推荐律所,团队律师多人获评“南京市优秀建设工程房地产律师”,我与有荣焉,幸甚至哉!这8年,得益于建纬的影响力和团队给我的支持,我也收获了钱伯斯建设工程榜单律师、ALB年度争议解决律师、LegalOne建工及房地产15强律师、ENR/建筑时报最值得推荐的中国工程法律专业律师等荣誉,我深怀感恩!

       结语、建纬人对工程法律的研究如长河奔流从不停息

       建纬始终保持对工程法律业务研究的敏感性。2024年,建纬将工程法律相关业务细分为二十多个业务研究课题,目前已经成立了十几个业务研究会。其中,为助力建筑业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转型,成立了建纬全国索赔业务研究会,我是这个研究会的主任。今年,建纬又受住建部委托正在修订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推动从招投标阶段确定争议评审解决工程争议。每年,建纬都会有很多课题需要参与研究,建纬人对工程法律的研究从未停息。以专业为基、以创新为翼!建纬人将继续书写工程法律服务领域璀璨华章。


作者简介

孙宁连

上海市建纬(南京)律师事务所主任

江苏省律师协会建设工程业务委员会主任

江苏省法学会工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北仲、南仲、广仲、深国仲等多地仲裁委仲裁员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建设工程与房地产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造价协会建设工程价款纠纷调解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建设工程争议评审专家

东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工程法硕士研究生导师

住建部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及合同示范文本编写组成员

钱伯斯建设工程领域榜单律师

ALB亚洲争议解决律师

LegalOne客户信赖律师:建工及房地产15强

ENR/建筑时报“最值得推荐的中国工程法律专业律师”

       孙宁连律师具有8年工程施工、管理经验,转行律师二十多年来,始终专注于工程法律业务。其领导的律师团队,专精于工程案件代理,在全国首创“工程项目全过程法律管控服务”“重大疑难复杂工程案件输赢预判服务”,为施工企业提供“全过程签证/索赔服务”,是国内知名的工程律师团队。

END


作者 | 孙宁连

编辑 | 建纬品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