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晓玲
万事皆有因果,我和建纬的邂逅与结缘也不例外。加入建纬前十几年执业生涯中,为生计也为历练,刑事、民事、行政,诉讼、非诉讼,各类案件均有涉猎,案件类型多样,难易繁简程度不一,说我是“万金油”律师,一点都不为过。大量形形色色案件的办理,练就了我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拓宽了我的知识视野,但同时也带来对案件研究缺乏专业深度、泛而不专的弊端。执业困惑是我转型专业律师邂逅建纬并与建纬结缘最原始、最朴素的动因。
不破不立,方显英雄本色;破后而立,更显壮志豪情。在困境中破局,于挑战中立身,是我转型专业律师必须有的态度。有舍才有得,有破才有立,2013年之后,我开启了建工法律服务领域疯狂的学习充电模式,但凡邀请朱树英老师授课的法律培训机构组织的周六日的线下培训班,几乎全部参加,包括清华、北大、人大等名校组织的专业研修班,内容涉及国内国际建设投资领域及建设工程领域前沿趋势、专业问题及全流程法律服务(含诉讼及非诉)等。最幸运的是,通过培训学习,结缘行业泰斗朱树英老师,也因此萌生了从转型专业律师到设立建纬太原专业律所的大胆想法,并在我持续不断地的坚持与努力下, 2018年5月7日至9日,受建纬总所委托,栗魁主任一行四人莅临太原,就建纬能否在太原设立分所展开尽职调查,从司法行政主管部门到律师行业协会,再到已服务的客户单位等多个层面进行了详细尽调。此刻,我仍清晰的记得当时栗魁主任说过的一句话:“你们的客户基础和人脉资源都很不错,最欠缺的是专业金牌律师”,这是痛点也是制约发展的短板,更是建纬太原全力以赴深耕建工专业的强大动力所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各级司法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建纬总所及朱树英老师、栗魁主任大力支持下,2018年9月28日,上海市建纬(太原)律师事务所取得执业许可证,一锤定音,建纬正式落子三晋大地。
2018年9月28日建纬太原取得执业许可证
2019年1月3日建纬太原开业仪式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足见根基于成功的重要。建纬作为全国知名律师事务所,最显著的标签就是“专业”,核心竞争力在于“法律+行业”的复合型团队与标准化知识沉淀,并通过“研究+实践”,双轮驱动塑造了不可替代的行业地位,其行业影响力是建纬“专业硬核”的底气。六年多来,建纬太原在举办高端专业论坛、著书立说、引进工程专业律师、强化人才培养、承办行业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等五个层面,进行了成功的实践,为建纬太原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紧盯行业前沿,聚焦行业动态,展开前瞻性探索。建纬是工程法律人心中的“珠穆朗玛”,做工程领域的法律专家,做法律领域的工程专家,是建纬太原矢志不渝的追求。“超前、务实、至诚、优质”是建纬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致胜法宝。六年多来,在总所强大的专业引领下,建纬太原紧盯国家、行业发展新趋势,先后承办四次高端专业论坛,受到司法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具体为 : 2018年8月26日,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建设工程与房地产专业委员会、太原市律师协会主办,并由太原市司法局支持的“《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立法研讨会”,由上海市建纬(太原)律师事务所(筹)顺利承办,众多业内法律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参加研讨学习,现场听课人数近600人创下山西之最; 2019年1月3日,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即将实施之际,建纬太原承办了“工程总承包(EPC)高峰论坛”; 2023年3月23日,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律师业务操作指引④》出版之际,建纬太原承办“《全国律协已颁行的工程总承包项目法律业务操作指引对律师的专业法律服务提出的新机遇和新要求》专题讲座”; 2023年9月23日,在建纬太原5周年之际,建纬太原紧盯国家城市更新发展战略,承办“城市更新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现场参会300余人,线上直播观看人数高达6699人,中国新闻网点击量更是突破16.9万人次。建纬的专业基因在三晋大地得以赓续传承。
坚守专业初心,专业研究领域,建纬太原笔耕不辍。从设立之初,建纬太原就紧跟总所专业化发展方向,先后积极参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修改建议报告;参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起草、修改建议稿;参与《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起草、修改建议稿;参与《政府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办法(讨论稿)》论证;参与编写《律师办理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法律业务操作指引》(北京大学出版社)、《“一带一路”法律丛书(第三部)》之《“一带一路”国际工程的投标与签约》(法律出版社、2022年2月)、《工程总承包<发包人要求>编写指南》(法律出版社、2021年12月)、《<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纠纷仲裁案件的审理指南>理解与适用》(法律出版社、2023年7月);主编《新能源项目纠纷法律适用与案例解析》(法律出版社、2024年9月)。建纬太原专注专业,深耕专业已蔚然成风。
引进工程专业人才,建纬太原硕果累累。凭借建纬在建工专业领域的专业影响力和建纬太原在山西省域的持续深耕,一批兼具一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建工专业背景与实操经验的央企、国企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法务经理纷纷加入建纬太原。专业人才的引进,取得超预期的突破性进展,截止目前,具备建工企业工作经验或具备建工专业背景的专业律师占比已达40%以上。雄厚的建工专业人才储备,为建纬太原专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强化青年律师培养,建纬太原坚定不移。从设所之初的建纬大讲堂到如今的建纬太原青年律师训练营,作为建纬太原倾心打造的青年律师训练平台,至今已举办107期,从“能说、会写、会讲、会点评”四个维度培养锻炼青年律师的综合能力,内容涵盖建工领域上下游全产业链,项目开发、工程造价、工程索赔、工期违约、质量鉴定、农民工工资、工程总承包、专业或劳务分包、建工刑事等演讲内容纷纷亮相青训营。虽然还有演讲不通畅、逻辑不严谨、分析不透彻等诸多问题,但已经欣喜的看到青年律师在错与纠错中,一次次完成蜕变。
面对行业难题,敢于迎难碰硬,建纬太原在专业领域厚积薄发,专业影响力积极攀升,专业地位大幅度提升。建纬太原植根建纬基因,初心如磐,紧紧跟随建纬总所专业化发展步伐和专业化向行业化转型的重大发展战略,从研究专业课题到出版专业书籍,再到专业领域重大疑难案件实务操作,在复盘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六年多来,建纬太原不仅在建筑工程领域,还在新能源、城市更新、市政工程、水利工程、化工工程、燃气工程、道路桥梁工程、机场建设等诸多基础设施领域,从专业、行业视角成功承办了一批在建设工程领域极具影响力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专业和匠心是每一位建纬人身上最传统的品质,我们不仅拥有来自客户的信赖和支持,还有来自行业的赞誉和肯定。作为建纬太原的负责人,我被聘为太原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中共太原市委法治督察员、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赣江新区国际仲裁院、太原、西安、马鞍山等七个仲裁机构仲裁员,被聘校外导师并被评为ENR/建筑时报最值推荐的60位中国工程法律专业律师。
2018年8月26日《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立法研讨会”
2018年8月26日《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立法研讨会”
2018年8月26日《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立法研讨会”
2019年1月3日建纬太原承办了“工程总承包(EPC)高峰论坛”
2019年1月3日建纬太原承办了“工程总承包(EPC)高峰论坛”
2023年3月23日,建纬太原承办“《全国律协已颁行的工程总承包项目法律业务操作指引对律师的专业法律服务提出的新机遇和新要求》专题讲座”
2023年3月23日,建纬太原承办“《全国律协已颁行的工程总承包项目法律业务操作指引对律师的专业法律服务提出的新机遇和新要求》专题讲座”
2023年9月23日,建纬太原承办“城市更新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
2023年9月23日,建纬太原承办“城市更新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
建纬太原参编部分书籍
建纬太原参编部分书籍
张晓玲连续三届并被评为ENR/建筑时报最值推荐的中国工程法律专业律师
张晓玲被聘为太原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
张晓玲被聘为中共太原市委法治督察员
张晓玲被聘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
专业是律所立身之本,文化建设同样不可或缺。六年多来,建纬太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多维赋能,律师与律所和合共生”的目标导向,积极探索并践行“家文化”建设对于推动律所健康发展、增强团队凝聚力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文化凝聚人才,以温度赋能专业,成为建纬太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家是什么?家是依靠,家是温馨,家是责任;“家”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从家庭到家族、到国家、再到家天下,中国人以“家”为纽带,安身立命、构建社会、管理国家、治理天下,世代传承。中华文明五千年源远流长,“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植根建纬太原文化建设基因,我们责无旁贷,坚守文化引领初心,我们深知家国情怀的弥足珍贵,建设家文化,核心在于通过尊重、信任与支持营造一个像家一样温暖、和谐的工作环境,让每一位家人切身感受到律所给予的归属感、责任感和相互支持的力量,让每一位家人都能在建纬太原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注重人文关怀,打造“家庭式”的工作氛围。在过去六年多时间里,建纬太原办公地点的两次更迭,从万国城出发,到化建大厦的沉淀,再到如今山西文旅大厦的扎根,每一次迁址,都是建纬太原为每一位家人提供舒适、方便、卓越工作环境的不懈追求。建纬太原致力于打造一站式便捷工作体验,将全方位的优质办公配套融入其中。在这里,家人们无需迈出大楼,即可享受精致的用餐服务,在健身房挥洒汗水,利用先进的会议室开展高效的业务交流。建纬太原的关怀,不止体现在硬件设施上,更渗透于日常的点点滴滴。一杯杯香醇的下午茶,驱散午后的倦意;用餐时的贴心补贴,暖胃更暖心;每逢节假日,精心策划的活动满是温馨与欢乐;家人生日时,专属的祝福承载着真挚情谊;家人步入婚姻殿堂,律所送上的贺礼满含深情厚意。这些细致入微的福利制度,无一不彰显着律所对家人的珍视与用心。在这个充满活力与温情的大家庭中,律所与律师共同谱写着“舍”与“得”的动人篇章。律所舍弃的是短期的成本与投入,收获的是成员们的归属感与忠诚度;律师们舍去的是个人的些许时间与精力,得到的则是专业的成长与广阔的发展空间。正是这种相互成就、双向奔赴的付出与收获,共同铸就了建纬太原“家庭式”工作氛围,让每一位家人都能在工作中找到幸福的坐标,律所的凝聚力也在这温暖的氛围中与日俱增,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稳步迈进。
强化团队协作与资源共享,打破“孤岛”模式,从竞争到共生。如何协作?如何共生?六年多来,建纬太原始终坚持“包容与共享”的协作精神,紧抓案源渠道拓展和案件办理质量两大要素,助力律师成长。就案源拓展渠道而言,建纬太原已入库的所有项目或客户单位均向全体律师开放共享,通过招标渠道获取的所有法律服务项目信息,均向全体律师开放共享(内部利冲除外),团队与团队、团队与独立律师,独立律师之间,均可实现案源渠道共享,通过跨团队互助案件办理,提升案件处理效率,培养团队成员间的信任感;就案件办理质量而言,建纬太原任何一个团队、任何一名律师在案件办理遇到困惑、案件开拓遭遇瓶颈、专业领域出现短板等问题时,我们均会适时成立以主任为组长的疑难案件公关小组,及时解决大家在案件办理与案件拓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尤其是刚刚独立的青年律师存在案件办理逻辑不清、思路不周、谈判怯场等诸多问题,律所都会一一帮助解决。资深律师与青年律师结对,提供业务指导与职业规划建议,通过“传帮带”增强新人归属感,助力青年律师成长,通过案源共享,案件协作,实现律师成长、律所发展的双赢格局。
家文化是建纬太原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所在、特色所在,打造一家专业有成色,文化有特色的专业法律服务机构,是初心也是梦想,营造相互支持、彼此信任、团队协作和共同成长的和谐工作氛围,我们一直走在前行的路上,已有耕耘,我们静待花开。
2021年1月18日,建纬太原迁址文旅大厦写字楼
建纬太原冬至包饺子活动
建纬太原集体生日会
建纬太原中秋茶话会
建纬太原下午茶歇
2023年建纬太原团建之旅——秦皇岛站
2024年建纬太原团建之旅——忻州站
张晓玲主任及建纬太原律师部分参会照片
张晓玲主任及建纬太原律师部分参会照片
张晓玲主任及建纬太原律师部分参会照片
张晓玲主任及建纬太原律师部分参会照片
张晓玲主任及建纬太原律师部分参会照片
张晓玲主任及建纬太原律师部分参会照片
成功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六载岁月峥嵘,六载风雨兼程,建纬太原在失去中成长,于成熟中收获,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从设立之初不到十人的小规模律所,发展成为一家建工专业引领、房地产、投融资、新能源、城市更新及商务谈判为核心业务,人员规模达八十余人的专业强所。
人生若只如初见,那该何其美丽。未来十年、二十年……我与建纬的故事,依然只若初见,一代又一代的建纬太原人定将坚守设所初心,赓续“超前、务实、至诚、优质”的建纬精神,筑牢专业根基,用实力赢得信赖,厚植文化自信,用温情凝心聚力,共同构筑建纬太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双基色。
张晓玲
太原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太原市法治督察员,山西省行政立法专家库专家,山西省财政厅PPP专家库专家,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太原市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库专家,2019、2021ENR/建筑时报最值得推荐的中国工程法律60位专业律师,2023ENR/建筑时报最值得推荐的中国工程法律80位专业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建设工程与房地产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律师协会建设工程与房地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法学会建设工程法治研究会副会长,山西省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工程造价纠纷调解中心调解员,太原市律师协会房地产与物业服务专业委员会主任,太原、西安、朔州、晋城、马鞍山、阳江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赣江新区国际仲裁院仲裁员。
张晓玲律师多次参与相关立法及示范文本的起草工作,参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建议报告;参与起草、修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建议稿;参与起草、修改《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建议稿;参与起草、修改《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建议稿;作为国家发改委《政府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办法(讨论稿)》专家论证会成员参与论证;作为《完善施工合同司法解释建议》课题组成员提出建议;参与编写《律师办理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法律业务操作指引》(北京大学出版社)、《“一带一路”法律丛书(第三部)》之《“一带一路”国际工程的投标与签约》(法律出版社、2022年2月)、《工程总承包<发包人要求>编写指南》(法律出版社、2021年12月)、《<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纠纷仲裁案件的审理指南>理解与适用》(法律出版社、2023年7月)、《新能源项目纠纷法律适用与案例解析》(法律出版社、2024年9月)等专著;发表《建筑企业投标管理的改进研究》文章。2019年4月3日,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山西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论证会;2019年5月22日,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关于建立全省电煤长协合同保障机制实施方案(送审稿)》论证会。
张晓玲律师从事专职律师以来,曾先后办理各类刑事、民事、经济、行政和仲裁等案件近千件。尤其近十年来,专注于对建设工程、房地产、新能源及金融等专业领域的发展,致力于走行业律师之路。
(联系电话:18636198988)
END
作者 | 张晓玲
编辑 | 建纬品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