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纬人文

Library
建纬人文 > 风雨同舟丨“虹”大愿景 “桥”盼未来

风雨同舟丨“虹”大愿景 “桥”盼未来

日期:2025年07月15日            作者:

编者按

浦江潮涌廿载功,虹桥新翼破长空。

非为广厦添琼宇,志在经纬贯西东。

       建纬“同城双核”的战略布局,落子国家级开放枢纽。这里既有传承——延续建纬工匠精神,深耕大虹桥建设热土;更有创新——以1小时高铁圈串联长三角法律服务网络,借进博会舞台推动中国工程法律标准走向世界。

       当同事们笑谈“虹桥是宇宙的虹桥”,我们深知:这方天地承载的,是法律人服务国家战略的赤子之心。且看这支青年近卫军如何以专业为楫——架法治长桥,贯东西虹霓;立时代潮头,写建纬新章!

徐寅哲-风雨同舟系列图片底图.png

文 / 徐寅哲

       自加入建纬十七年来,我曾分别在建纬二十五周年(2017)和三十周年(2022)之时写过两篇纪念小文,一篇为《我眼中的建纬》,一篇为《远近高低看建纬——成为高级合伙人后再回首:万水千山都是情》。这两篇小文均是从个人角度出发,谈了些加入建纬之后的个人成长与感悟。此番“与建纬同行,风雨同舟专业路”系列征稿,讲的则是建纬总分所之间的故事。尽管建纬虹桥办公室成立才1年出头,与之前有着丰富经验和故事感的“老大哥们”尚不能比,但回顾建纬虹桥办公室的设立过程,并同时做未来发展的展望。我作为建纬虹桥办公室的负责人,基于虹桥办公室这一集体的角度,仍觉得是有些话要讲的。

       一、虹桥办公室的设立背景

       虹桥办公室在自身的所名中并无分所的字号,全名为上海市建纬(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律师事务所,但在法律性质上,则是一家分所,且是与总所同城,由总所直投直营。地理位置上,总所位于黄浦江畔,虹桥办公室位于虹桥枢纽,一东一西、两相呼应。

       虹桥办公室正式领取执业许可证是在2023年的12月18日。据我了解,在此之前的半年时间里,基于上海的同城分所设立政策以及虹桥所独有的区位优势,由邵万权主任领衔的总所管委会已经几番考察,最终在多次决策商议之后,确定落子虹桥,于成立31周年之际,正式设立建纬第31家分所。

       基于建纬的过往传统,虹桥办公室的对外“广而告之”,则是在2023年12月29日(建纬成立31周年的庆祝日)通过“赋能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建纬自贸区法律服务高端论坛”予以发布。当日,建纬同时成立了建纬自贸区法律服务中心和建纬长三角一体化法律服务中心,并挂牌于建纬虹桥办公室。

       这便是虹桥办公室的设立背景简介。虹桥办公室历经考察选址、商议决策、确定落子、设立审批和装饰装修之后,正式于2024年3月1日开始对外投入使用、运营。

0812ef30d35afb2ceb480dbf2515304.jpg

(论坛照片)

       二、虹桥办公室的“虹”大愿景

       如上所述,虹桥办公室的设立,我的理解,应绝非增加一个办公地点这么一个物理意义,而是在事务所的发展战略维度上有其独特价值的。简单地来讲,我个人体会,可以用以下三个愿景来予以阐释。

       1、愿景一:更好地扎根本土

       虹桥办公室所处的闵行区,在经济体量上,常年是浦西第一、上海第二大经济体(以“区”为单位),区内城市更新、工商业建设项目密集。周边又紧邻长宁、青浦与嘉定三区,各区交界之处,配合大虹桥的发展战略,各项包括城市建设在内的工商业活动极为繁荣。对于建纬这样一家主营业务为城乡建设综合法律服务的律所来讲,虹桥办公室所处的虹桥区域,与建纬本身的专业业务发展方向是高度契合的。

       过去,以朱树英老师为首的第一代建纬人,正是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以上海浦东大开发、城市大建设为契机,深度、全面、全程参与了各项城市工程建设,包括浦东机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东方明珠电视塔等一个个地标项目的建成,熔铸了建纬律师的辛劳付出。这一点,我想随着虹桥办公室的成立,延着上海“西部大开发”的城市发展战略,虹桥办公室的全体同仁们必将更好的扎根本土、深耕本土。

       2、愿景二:更好地服务长三角

       2021年,国务院批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一核两带”发展蓝图,带动南北两个拓展带,推动大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成为长三角进行国际和国内双循环的极中极。因此,把虹桥理解为长三角的中心,我想是完全没问题的。从虹桥高铁站出发的火车,1个小时左右即可抵达南京、杭州,而3小时高铁“朋友圈”基本可覆盖长三角所有41个地市。

       虹桥办公室在创立之初,即承载着建纬长三角一体化法律服务中心的使命。建纬在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省会城市也均设有办公室。相比外滩之滨的总部而言,虹桥办公室可充分利用交通便利的地位优势,积聚长三角的建纬力量,在更大幅度、更广范围内服务好长三角的城乡项目建设。后续如何与建纬南京、建纬杭州、建纬合肥做好联动,在总部的统一领导下,做好长三角布局,我想也应当成为年轻的虹桥办公室所需深入思考的发展命题。

       3、愿景三:更好地面向国际化

       虹桥办公室所属的大虹桥区域,还有一张超级国家名片就是2014年建成的占地一平方公里的国家会展中心,也就是今天大家所俗称的“四叶草”。而自2018年开始在国家会展中心举办的一年一度的中国进博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体会展中心。虹桥办公室离“四叶草”在物理上的直线距离为3公里,这种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也为虹桥办公室积极参与进博会,乃至参与国际化事务,提供了更多的机缘。

       自成立之时起,虹桥办公室即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进博会的有关会务服务工作,2024年11月8日,在进博会期间,我个人也有根据政府部门的统一调配,近距离走入进博会并提供相关的法律咨询服务。未来,我们将同时依托建纬自贸区法律服务中心,并积极连同建纬香港办公室一道,内部整合,以大虹桥为根据地,积极面向国际化,努力参与国际化。

3400280cf86b1d7fcf38e152e1c6544.jpg

(进博会照片)

       三、虹桥办公室的“桥”盼未来

       1、这一年多的发展

       自2024年3月虹桥办公室正式投入运营以来,在总部管委会的领导下,建纬虹桥办公室的发展应该说是稳健的、踏实的。

       首先,在律所党建方面,虹桥办公室秉承建纬总部对于党建工作作为首要工作的政治认知,在办公室成立伊始具备党支部成立条件之时,即积极向上级党组织请示后于2024年3月14日设立。历经1年多的发展,虹桥办公室现已有党员律师7名(另有1名正在加入中)。通过每月的内部党建以及外部的联合党建,提高党员律师的政治意识,加强党员律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好的树立以党员律师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团队文化。期间,虹桥办公室更是以党员律师为主积极参与了属地辖区内的新虹街道所组织的“新枫合伙人”项目,协助基层组织编写社会治理法律咨询手册,并成功在11月宪法宣传周中对外发布交流,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

       其次,在律所规模方面,虹桥办公室从创立之时的3名派驻律师,到1年多之后的23名律师和律师助理成员,人员的增加是可喜的、有序的。期间,在人员录用招聘层面,虹桥办公室的合伙人团队,始终坚持品德优先、专业优先、文化优先,着力打造一家有凝聚力的、年轻化的专业办公室,吸引了来自于长三角多地的优秀青年律师。经过这1年多的发展,随着律师人数的增加,部分优秀律师的业务扩展,虹桥办公室的整体经营业绩也有相对稳定的增长。

       再次,在专业研究方面,虹桥办公室始终秉记建纬的八字所训——“超前、务实、至诚、优质”,在传承总所的专业研讨氛围的基础上,每月在办公室举办一期不同主题的专业研讨活动。通过一年多的坚持,目前,“建纬虹桥汇”的专业品牌,也已初入人心,为业内所了解。除了自行举办专业交流以外,虹桥办公室还通过积极参与辖区内其他平台举办的各类研讨交流活动,发出建纬声音,例如:虹桥中央法务区的“法务惠企”沙龙和长三角建筑法律论坛的年度主论坛等。

微信图片_20250709154249.jpg微信图片_20250709154252.jpg

(建纬虹桥汇沙龙活动照片)

       最后,在文化建设方面,虹桥办公室因为以年轻律师为主(百分之八十为90后律师),因此,我们也格外重视相应的文化建设工作。日常每个月、每个季度,定期组织召开团建会议,鼓励年轻律师之间相互多走动、多交流。同时,要求办公室的合伙人在业务发展、日常专业集体研讨方面多向青年律师,尤其是独立专职律师倾斜,这也是虹桥办公室内部的共识。

微信图片_20250709154350.jpg

(虹桥办公室集体照)

       2、我们对未来的期待

       建纬已经走过三十二个春秋,步入而立之年。作为建纬体系内,暂且仍然是最年轻的一家分所(办公室),建纬虹桥自创设之初即有其清晰而明确的使命。扎根大虹桥、立足长三角、服务国际化,将是虹桥办公室未来的发展目标,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在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亦有相应的期待。

       期待我们虹桥办公室的伙伴们始终牢记建纬的八字所训,在专业探寻、专业服务的道路上永远精进,不断为建纬品牌增光添彩。

       期待我们虹桥办公室的伙伴们能够坚定超前研究理念,勇于开拓半导体、数据中心、新能源、国际工程等前沿、蓝海业务,开辟新的专业赛道,持续稳固建纬的专业地位。

       期待我们虹桥办公室的伙伴们把握住虹桥办公室的独特地位优势、定位优势,能将自身的职业发展与我们虹桥办公室的建设、大虹桥与上海的城市发展、长三角乃至国际化的事业紧密相联、同频共振,以勤勉奋斗实现自我价值。

       四、简短小结

       熟悉我们建纬虹桥办公室的朋友们都知道,这一年多来,每回的虹桥办公室专业交流活动,我总会拿这样一句话——“上海是世界的上海,虹桥是宇宙的虹桥”——作为调侃。但实际上,话虽戏谑、情却真挚。虹桥是上海的门户、国际的交通枢纽,从这出发,心之所想、皆如所愿。

       衷心的祝福虹桥长虹、建纬长青,愿风雨同舟、万般可期!


作者简介

徐寅哲

上海市建纬(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律师事务所主任;

上海、深圳、广州、南京、南通、常州、苏州等地仲裁委仲裁员;

上海市律师协会仲裁业务研究委员会委员;

2023 ENR/建筑时报最值得推荐的中国工程法律80位专业律师。

联系方式:xuyinzhe@jianwei.com(电邮地址);

lawyerxyz(微信号)。


END


作者 | 徐寅哲

编辑 | 建纬品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