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纬人文

Library
建纬人文 > 一个新人律师的畅想

一个新人律师的畅想

日期:2021年09月16日            作者:宋元峰

转眼,毕业到现在已经足有4个年头了,到社会上工作也正好四年半,我像乘着一辆晚点的列车,在烦躁、嘈杂的空间里,戴上耳机,慢慢地等待着列车到站。

看着崭新的律师证,既有喜悦,又有伤感。这几年经历了许多事,许多人,许多诘责,也有许多鼓励,许许多多的符号推动着我不断地往前走,往前走。

为什么对律师职业总有那么一种强烈的感情,我慢慢也有了自己的答案。很多人认为律师只不过是众多谋生工具之中普普通通的一种,这话也对,也不对。从劳动者的角度来说,劳动方式的差异并不能区分劳动成果的优劣,律师作为一种脑力劳动者,将法律专业作为自己谋生的手段,这当然是对的,但,又不仅仅是这样。

一个职业的神圣不是这个职业本身赋予自己的,而取决于从事这个职业的,每一个独立的人。就像医生的神圣,势必是要排除那些庸医和恶医的。律师也是一样,律师群体里可能也会有一种人,他们对法律根本不认可,所信奉的也不过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当事人在他们眼里就是攥着钞票的小白,可以随意欺骗和伤害,法律的信仰在他们眼里是可笑的事情,由是观之,手持律师证并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律师,也有可能是流氓和恶棍。

在社会大众的眼里,律师经常给法治社会添乱,比如给杀人犯辩护,比如给大明星辟谣(事后该明星依法被捕)等,这些是外界对律师行业本身的误解造成的。也有一些是行业内确实存在的事情,比如给咨询捐赠遗产的当事人收20万法律服务费的,比如跟着知识产权流氓一起搜刮小商户的,比如跟律师助理收30万学费的,诸如此类,律师行业向来就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

那为什么还要做律师呢?

我的好友李律师曾经多次跟我聊过这个问题。有一次他说:“咱们那有一个长年的烂尾楼,最近xx律所接手了这个案子,马上就要复工了,这种业务才是律师该做的。”是啊,烂尾楼的存在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造成了拖欠工人的工资和材料商货款的问题,律师做的不只是单纯一个资产本身的问题,更是在拯救因为这样一个资产造成的许许多多经营困难的企业,以及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家庭。李律师说,一个真正的律师是要把自己的精力用于钻研学问,要对这个职业具有强烈的热爱和憧憬,但他在身边目前还没有见到过一个真正的律师。

我觉得,每一个民商事律师的努力工作,都是在为降低犯罪率作出贡献。很多事情发展成为刑事案件,往往都是由于最初民事部分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而演化而来的,如果企业不拖欠工资,那么一个父亲可能就不会为了给女儿交医疗费而盗窃或者绑架;如果两个村子的取水权能和平地处理,也不会发展成为村子之间的械斗。我们的法官在草原上骑着马,在水寨里撑着船,他们把国徽带到祖国每一个角落,就是为了把矛盾停留在民事这个阶段。所以再偏远的地方,法官都要去,因为法官多去一趟,法医就少去一趟。有些律师扎根在乡镇,贡献了自己的一生,令人为之动容。

我一直认为律师业务是不分高端和低端的,能够区分高端低端的,只有态度和人格。律师不仅仅是一个赚钱的行当,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认识世界的哲学。律师是典型的自由职业者,自由不是上天赐予的,也不是法律赋予的,而是通过一名律师的自律获得的。通过自律,他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眼界,可以有所选择地接受高性价比的案件,因而一个人越自律,他就越自由。法律周延的,律师也要向其他行业和专业去延伸,法律条文本身无法使一个人认识这么纷繁复杂的世界,因此社会经历丰富的人,往往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律师要迁就当事人的时间,要迁就法检的时间,因此无法保证规律的作息,迁就他人,也是法律服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能体现出这个职业特殊的魅力。人类社会为了自身的运行所制定的规则,必然具有其合理性和不完整性,在一个不完美的规则下争取尽可能合理的结果,是一场与世界的争论,律师扮演着这样一个争论者的角色。

说了这么多,我也只是一个工作不到两个月的新人律师罢了。人的烦恼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希望我能慢慢改掉这个毛病。

在四年多的法务工作中,我初窥到了商业和市场的逻辑和法务工作的内涵,离开这个职业是有很多遗憾和不舍,我仍然坚信法务是一个很有前景的职业,也是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的职业,这个职业带给了我变成一个社会人应当具备的阅历、技能和思维方式,是我二十多年来最难以忘怀的经历。

现在,我需要丢下法务的包袱,重新换上律师的行囊了。我相信,我能够在这个职业中再次成长,在漫漫长夜之中终将找到真正的自己。

愿未来的日子,我们依然能够不离不弃,携手同行。感谢你们对我的爱护和支持,祝你们的生活、职业发展都越来越好。


宋元峰律师

2021年8月